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蹲点日记】青训发展如何破局?

2023-08-05 16:23:25 来源:腾讯网

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总会在个体上有所投射。7月4日起,金山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推出“蹲点日记”系列报道,派出多路记者走进基层、走进现场、走进金山市民的日常生活;深入街道乡镇、工业园区、田间地头,蹲点探访金山的风土人情、社会百态、发展之困……记录下群众的所思所求,敬请关注。

第⑪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训发展如何破局?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市运会),金山区共选派青训运动员653名,获得奖牌103枚,为历史最佳,但总成绩仍处于全市中下游。受资源限制,金山区青训梯队建设存在学员青黄不接、优质教练稀缺、硬件条件不足等问题。如何突破青训困境,探寻适合发展的新出路?

刘洁是兴塔小学女足队队长。为校征战的五年里,取得过不少荣誉,因而被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预录取。在她看来,正是足球为她提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然而,当初和她一起并肩战斗的队友,大多数都放弃了足球这条路。

“他们都参加过很多比赛,很有经验,可是后来没有坚持下去,有的因为家庭反对,有的因为身体原因,还有的因为踢球影响到学习,有点遗憾”。

如今,球队的组建不仅“留不住”人才,还面临“招不进”的难题。受招生区域限制,今年学校的一年级新生仅有100多人,生源危机日益显现。

兴塔小学女足队教练员赵作峻告诉记者,生源不够,就意味着选拔的范围受限,对于梯队培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而作为青训来说,还要面临训练与升学之间的权衡。罗星中学羽毛球队队员林杉迪即将升学初三,面对繁重的课业,减少羽毛球训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举。

他告诉我,现在每周的训练时间都在减少,打球的频次也在减少,导致现在竞技水平也有所下滑。而他的家长也明确表示,虽然支持儿子打羽毛球,但是仅仅作为兴趣爱好,眼下还是以学业为重。

如果把运动员比作千里马,那伯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如羽毛球项目对教练和陪练就有极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区专职的羽毛球专业教练员只有一位——金山体育中心羽毛球队教练员马犇,其余都为外聘教练。

马犇告诉记者,作为专业教练,他在训练时,可以模拟进攻型打法和防守型打法,也可以模拟控球型打法,如果只是体育爱好者,或者是体育教师的话,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专职教练配比不均衡,外聘教练流动性大、不稳定,是我区不少项目都存在的窘境。目前,区体育局专职教练和外聘教练总共有30名,教练资源弱势显现无疑。

金山区体育中心训练管理科负责人张洪告诉记者,现在区里最好的项目能做到3:1,也就是一个项目有3个教练的状态,但每个教练的精力有限,招的学员多的话,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运动员流失、生源储备不足、教练资源紧张......面对一系列问题,今年年初,区体育局首次尝试以射击队冬令营公益课的方式在全区招募选拔有潜质的选手。经历1个月的试训,7名学生成功留下。其中,不乏有较好天赋的“优秀苗子”,黄承杰便是其中之一,他经过2个月的训练,就能打出9环,而家长在看到孩子的天赋后,也表示,愿意支持他继续发展下去。

公益课能培养孩子兴趣、发现孩子天赋,也提升了家长对体育项目的“粘性”。同时,也为该项目扩大了选才范围,为梯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金山体育中心射击队教练员麦嘉杰说:“只要你的孩子有兴趣就可以到我们这里来训练,这对于我们青少年训练的选拔是非常有帮助的。”

生源得以充实,教练资源也获得补充。近年来,区体育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训,锋影体育运动自2018年起为我区拳击项目布点储备区队队员,采取“课后训练+周末集训”方式,达到一周6练的频次,在市运会拳击项目上我区运动员勇夺3金。

“我们这边的教练都是专业队下来的,给孩子带去的是最正规的训练,训练1-2年左右,带出去打比赛,基本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说我们这套模式还是很好的。”锋影体育运动负责人陆卫锋表示。

拳击、马术、攀岩、帆船帆板、花样游泳......像这样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训的青训项目我区共有10余个。

“他们提供专业的教练师资和训练场地及后勤保障等,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我们教练员师资不足的问题。”金山区体育中心训练管理科负责人张洪说。

记者手记

青少年体育训练是培养和挖掘有体育天赋孩子的途径之一,是为职业体育项目储备和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多措并举之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所面临的青训难题。但如何更好地培养优秀体育苗子?如何保障社会力量办训成绩稳定?这些还需加强相关制度的落实和监管。今年6月,区体育局首批新建6支金山区青少年运动队,通过入校、组织、公开多种途径扩大运动队的选才渠道,这也意味着我区青少年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记者 | 戚静伟 唐屹超 朱林

标签: